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里,是湘鄂边、湘鄂西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,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。革命年代,当时仅有10万多人口的桑植县,有5万人参加革命及红色政权建设,有2万人跟随贺龙参加革命,有4000多人踏上长征路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回到桑植的不到50人……
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90周年,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“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、干部发扬革命传统,传承红色基因,牢记初心使命,走好新时代长征路。”今天推出系列报道《红色故事》第二期《马桑树的等待》。
《马桑树的等待》
1928年2月,南昌起义以后,贺龙从家乡带出去的三千子弟,归来不足三百人,贺锦斋是其中之一。此时,等候10年的戴桂香与丈夫日夜相伴,亲密无间。丈夫改编《马桑树儿搭灯台》,妻子依偎吟唱。戴桂香如马桑树一样,想用万般柔情缠住丈夫,可贺锦斋却是行走的“灯台”,妻在心上,志在四方。

1928年4月,贺龙发动“桑植起义”,国民党疯狂反扑,桑植失守,8月,红军被迫转移。戴桂香得知丈夫又要走,急得泪如雨下,她紧紧的拽着丈夫的衣角哭着哀求,“锦斋,我不要你走,求求你别走……”贺锦斋紧紧地抱住妻子,替她擦干泪水,深情又坚定地说,“桂香,我是共产党员,是党的人,我不仅要为你,还要为党和人民奋斗。等革命胜利了,我就回来。”贺锦斋唱着《马桑树儿搭灯台》走了,歌,是不舍;歌,是永别。戴桂香唱着《马桑树儿搭灯台》哭了,歌,是不舍;歌,是等待。
一个月后的常德市石门县泥沙镇,贺锦斋为掩护贺龙的主力部队突围,不幸中弹,壮烈牺牲,敌人为邀赏,将其分尸,恶行令人发指。那一天,贺锦斋27岁。那一天,25岁的戴桂香正带着公婆在桑植县的山中避难,忍饥挨饿,照料双亲。戴桂香不知道,她再也等不回她的锦斋了,她深爱的“灯台”,走了……

1931年6月,贺锦斋的遗体被运回桑植县。这一天,洪家关的风雨桥边,戴桂香哭得昏天动地,几度晕厥。马桑树还在,歌声还在,家书还在,可她深爱的锦斋,她日思夜想的锦斋,给她说过革命胜利就回来的锦斋,却永远地不在了。这一天,戴桂香正式成为了贺家七十二寡妇中的一员。
血洒疆场的年代,贺锦斋用27岁的青春热血,带着对家人的眷恋,对人民的大爱,对党的忠诚,在枪林弹雨中与岁月来了一次壮阔的挥别。
执着守望的日子,戴桂香用67年的孑然孤独,诠释了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爱情誓言。砍柴、担水、种田挖地,伺候年事已高的双亲,她用柔弱的双肩替丈夫孝敬双亲;义务给敬老院的老人纳鞋垫、织毛衣、教乡亲们唱桑植民歌,她用无悔的付出践行着丈夫入党为人民的初心誓言。
67年的魂牵梦绕,67年的坚定追随;67年的痴情无悔;
马桑缠绕灯台,灯台携拥马桑,同林相守,同脉相望,那是“只为在一起,是树也是藤”的绝唱。
责编:肖君
一审:熊惠
二审:杨明
三审:陈建国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顺利闭幕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
一图读懂丨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
张家界市“圆梦工程——关爱农村未成年人”主题示范活动在桑植举办
桑植县自然资源事项审议工作机制2025年第2次会议召开
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10次集中学习举行
曹飞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2025年第25次会议

上河溪乡云海风光
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,打开脑洞,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“野生”汉字?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芙蓉桥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相会!感受桑植民俗文化#民俗文化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是谁,送你来到大桑植 #桑植白茶 #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#乡村振兴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#民俗文化
清明祭祀请牢记!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!#森林防火#全民参与
15分钟×4万学生=?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
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
下载APP


